11月7日,《丽水日报》刊登《山区公路养护 “惠享”科技创新福利——丽水山区公路涵洞防堵过滤专利成果持续转化》一文,全文如下:
日前,由丽水青云水利咨询有限公司、杭州交投集团、莲都区公路管理中心共同完成的“公路涵洞防堵过滤器”专利技术分别获得了浙江省科技厅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以及浙江省社科联颁发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这也意味着,这项脱胎于丽水山区公路涵洞防堵的专利具有了法律效力的技术证明文件,可作为科技成果登记、新产品税收优惠、科技奖励、科技计划立项、生产许可证审批、技术转让、科技成果宣传推广、资产评估和知识产权等的依据。
“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新模式,也是减少养护成本,惠及百姓民生,助力山区共同富裕的创新。”有着30多年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蔡丰伟正是涵洞防堵过滤器专利的持有者,也是这项科技成果的主要研制人员。2017年6月获得专利授权后,蔡丰伟一直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让这一科技创新的专利惠及更多山区公路。
据悉,涵洞是公路排水系统的主动脉,山区汛期强降雨多发,短时汇水量大,石块和树枝等杂物常会造成涵洞堵塞,引发水漫路面,严重的还会造成该处路基和涵洞被冲毁,导致交通中断,造成不便及经济损失。同时,养护工人清理涵洞也存在极大不便和安全风险。
针对这些难点,涵洞防堵过滤器设计了支撑骨架、过滤网、集料盘等构件,根据涵洞孔径大小、水流和地形特点等因素设计过滤器形式及网眼大小,综合解决涵洞防堵问题。该技术将以往的公路被动养护——进洞清理,转为主动养护——拦截易堵杂物,清理工作从洞内变成洞外,有效改善一线养护工人的作业环境,公路养护效益和工人作业安全得到极大提高。
“按过滤器使用年限10年考虑平均每个涵洞每年过滤器使用成本不足200元,约等于1个养护工工日成本。节省的养护工工日和汛期水毁损失远远大于成本付出,性价比极高。”蔡丰伟介绍。
目前,在丽水市内外的多条国道、省道、县乡道、通景公路以及村道上已经有超过600个涵洞应用了该项技术。最近,如S209奉化至庆元公路缙云早宅至洋山段、S218安吉至龙港公路缙云方溪至青田季宅段等多个一级公路项目都已经在设计阶段就将该专利应用其中。
“这项新技术前景广阔,服务领域宽泛。不仅适用于浙江省山区公路,也适合其他山区面积较大的省份。”蔡丰伟希望,这项技术能帮助防灾减灾,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他也希望能有更多人成为科技创新路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荣耀城投 | 寻找身边的榜样
市城投集团 蔡丰伟
蔡丰伟,现任丽水市城投集团安全生产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曾获“浙江省国资委第三批杰出技能标兵”等荣誉。
工作35年来,他对专业知识勤耕不辍,坚持开展技术研究工作,用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敢于创新”的号召。他考取多个执业资格证书,其中,一级建造师和交通运输部监理工程师为全国首批。他发表科技论文8篇,其中,《不平衡投标报价的应对策略》获“中国社会科学优秀理论成果选”。他取得7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由他主持的涵洞防堵过滤器创新产品于近日获得浙江省科技厅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
(来源:丽水日报,编辑:陈德健,审核:彭芳芳)